党员创优岗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员创优岗 > 正文

永利总站62111党员先锋事迹——马琰铭

时间:2017-10-11 00:00:00 点击:

  马琰铭,1972年生,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永利总站62111院长。



  马琰铭教授是我国高压物理研究领域的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他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为我国的高压物理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发现了金属的高压绝缘体相变和机制,突破了固体高压金属化的传统认识;建立了高压相结构预测新方法和程序,解决了在仅给定组份情况下确定高压相结构的理论难题,并预言了高温超导、超硬等系列高压相的结构。在Nature、PR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被引9000余次;获中国软件著作权6个;作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0余次。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1年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高压科学杰出青年学者奖-Jamieson Award、首届Walter Kohn奖两项国际奖。

  一、党性坚定、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马琰铭教授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一中心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习,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原则、重品行、作表率,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人为本、乐于奉献。时刻以“科研创新争第一,教书育人争优秀,管理育人争服务”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服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勤奋努力,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先后被选为永利总站62111优秀共产党员和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二、以苦为舟,拼搏上进,29岁站上国际高压领奖台

  1998年,马琰铭教授拜入国内高压物理界泰斗邹广田院士门下,潜心学习,常常为了攻破一个课题而不眠不休。凭着执着的刻苦钻研精神,很快在这一高难度领域中崭露头角,在攻读博士期间便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2001年,在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会议上,他凭借对掺锂固体氢高压行为的突出研究获得了国际高压科学杰出青年学者奖—Jamieson Award,这是我国本土学者首次获此殊荣,时年他年仅29岁。

  三、开拓进取,厚积薄发,做国际高压物理学科的主力军

  “做学问要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对事实的尊重感。”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经过不懈努力,马琰铭教授在高压物理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他发现了高压下金属钠转变为绝缘体的奇异现象,确定了钠绝缘体高压相和锂半导体高压相的晶体结构,阐明了钠绝缘体化和锂半导体化的共性物理根源。金属的高压绝缘体化突破了固体高压金属化这一高压物理的传统观点和认识,使传统金属电子模型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推动了高压物理学的发展。他的工作作为三项静高压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被写入美国二十一世纪压缩科学需求与挑战的总结报告,入选了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0年度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

  他还创建了基于群体智能的CALYPSO结构预测方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解决了在仅给定组分情况下确定高压相结构的理论难题,方法和软件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5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名同行广泛使用,用户在Nature子刊等发表了400余篇论文被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授予Walter Kohn奖。Walter Kohn奖公告指出“马琰铭的工作对这一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仅依据化学组份来预测晶体结构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马琰铭的新方法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心系学生,传道解惑,重视人才培养

  马琰铭教授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培养,通过讲授固体物理专业课、学术前沿动态报告等形式,使学生们了解国际高压物理发展的最新前沿,激发他们对高压物理的浓厚兴趣。他敏锐的物理洞察力和谦逊的为人风格也影响和吸引着周围的年轻人。每当有人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耐心、平等地和他们进行讨论。他常教导学生要珍惜时间,踏实勤奋,做真正对物理科学、对国家科研事业有意义的事。马琰铭教授深邃的物理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献身精神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马琰铭教授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他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得到了“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永利总站62111博士研究生杰出人才培育资助计划、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特等奖、吉林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吉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香港‘求是’研究生奖学金”等20多项荣誉和表彰。他的学生中,已有11名获得硕士学位,28名获得博士学位,他们毕业后就职于国内各行各业,有着突出表现,现已有1人入选,3人入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5人成为大学教授。

  当永不停息的自我挑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永不满足的自我提升成为一种青春时尚,马琰铭教授,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共产党员、青年学者,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精益求精,凭着对学生满腔热忱,坚定的选择了一种永恒的科学研究姿态:求实、创新、努力、专注!